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名家走进课堂,让戏曲史 “活”起来

发布人:      时间: 2024-04-23       浏览次数:


4月17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国戏曲史》课,在牡丹剧场开讲。

  此次活动,是戏曲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一次尝试。戏曲学邀请国家非物质遗产四平调传承人、商丘四平调剧团团长付梅,走进学校,走上讲堂,为同学们分享她与四平调的故事。

 

  作为四平调发展的亲历者,付梅从四平调剧种起源讲起,为学生介绍商丘四平调发展中的三起三落,以及融媒体时代下,剧团在网络直播领域的创新成果。

  作为学院的校友,付梅用个人学戏经历、从艺经验,鼓舞学生不忘从艺初心,牢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命,不断精湛个人技艺,让戏曲事业薪火相传。

  我校葛向阳老师与付梅老师为大家带来一场不一样的艺术思政课,付梅现场教唱四平调代表剧目《小包公》选段,师生同唱四平调。

  

 

《中国戏曲志-河南卷》:

四平调是由苏北花鼓(砀山花鼓)演变而成的。民国初年,邹玉振花鼓班,已由一、二人挎鼓演唱发展为"紧七慢八,六人瞎抓”的多人演唱形式,即演唱者兼司锣鼓,用简易化妆表明人物身份,如着便装、挂髯口,以示年老;戴绣球系飘带,以示女性。民国十九年(1930年)曾尝试着戏装登台演唱。民国二十年,许若海从山东来河南,与燕玉成合伙于商丘城演出,因屡遭禁演而改名“咣咣戏”,挂牌演唱后因其名不雅,遂改称“四平调”。民国二十九年,在安徽界首与曲剧艺人李金波等合演,花鼓锣鼓,曲子丝弦,取长补短,各扬其长。后又与评剧艺人孔氏姐妹同台演出,从中吸取艺术营养。民国三十四年将夏邑县三班豫剧弦手杨学智请来,于沙河、刘集、马店一带试行增加弦乐伴奏。邹玉振等三十余人,停演三月,忍饥受饿,苦心琢磨,反复试验,确定六棱二胡伴奏,唱腔以花鼓(平调)为本,吸收其他剧种唱腔音乐与花鼓相融合,一个新剧种从此形成。民国三十五年,甄有明,李玉田等人协同邹玉振之徒王桂芳母女改建为四平调班社上演剧目有《蜜蜂记》《丝绒记》《珍珠汗衫记》《金镯玉环记》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成立了商丘市四平调剧团、长垣县四平调剧团等职业团体体。1956年,商丘市四平调于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演出了传统戏《陈三两爬堂》,获多项奖。此后,豫东各地先后成立一些四平调剧团。1958年,商丘市四平调剧团深入村乡为农民服务演出,被《河南日报》誉为“铁脚剧团”。1964年,范县四平调演出了现代戏《扒瓜园》,受到文化管理部门重视和观众好评。1966年商丘市、长垣县等四平调剧团先后撤销,仅存范县一个剧团。1978年商丘市、长垣县四平调剧团先后恢复。排演了传统戏《花庭会》《金鞭记》《梅香》《三省庄》等,现代戏有《八一风暴》《三里湾》《人欢马叫》《湖上红莲》等。改编的古代戏《小包公》(连台本),盛演不衰,演出超千场。1980年,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的四平调音乐工作者在商丘市召开座谈会,对四平调音乐现存问题进行讨论统一了认识,将唱腔音乐的基本板式规范化,确定其板式名称为:[平板]、[直板]、[念板]、[慢板]、[散板]五类。